传统企业“偏爱”第半岛·BOB官方网站三方平台小心温水煮蛙 自建网站是上策
发布时间:2024-08-12 19:06

 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,面对互联网+的大潮,想要在短期内见到效益,入驻到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是最快捷的方式。因为电子商务平台有人气、有信誉,并且现在还有“优惠”政策。如果从长远角度来说,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毕竟不是自家的地盘,如果做不好,有可能是“饮鸩止渴”,变成电子商务平台的附庸。

  为什么这么说呢?以小米手机为例,小米没有工厂,却创造了超亿的价值,小米的模式是先在线上获得订单,然后找代工厂制造。制造一部手机需要很多零件,很多加工企业都是量产的,就是说订单必须超过多少万元或者超过几千件才可以加工。小米凭借自己的互联网粉丝优势,很容易拿到加工企业量产的最低订单。当然,手机完成后,就变成了“小米”的品牌,很多代工厂依旧默默,甚至依靠小米的“订单”获得利润。一些代工厂和自以为懂得互联网思维的人也试着小米模式,要么想打破这种“附庸”的局面,要么也想创造出“小米”第二,结果出现了“富可视”手机,“锤子”手机前者是传统企业的突围,后者是继续用互联网思维“绞杀”传统企业,虽然最终没有彻底“修成正果”,对于传统企业来说,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”,在拥抱互联网,在入驻第三方电商平台的时候,小心变成别人的附庸,“贴牌工厂”!

 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,进入互联网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,而一些电子商务平台网站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互联网沉淀,已经积累的一定的人脉,这个时候,依靠电商平台的强大的“人脉”基础,传统企业只需要一点费用就可以入驻到电商平台,进行电子商务运作,短期就能看到效益。不过,一个不争的事实是,电脑屏幕是有限的,而同行业品牌却有很多家,如何让自己的排名在第一,让用户第一眼就能看到,这需要大量的推广费用或者购买“首页”的特权,不要以为花钱了就万事大吉,聪明的消费者会通过价格高低、信用高低、销售量高低进行检索,无论何种方式,同类产品的排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。比如以服装行业为例,一个在电商平台入驻已经超过5年以上或者更长时间的服装店来说,无论销量、信用、价格都占据优势,而且已经像小米一样自称“品牌”,对于刚刚入驻电商平台的传统企业如何能够竞争过这些“互联网经验丰富”的对手,拥抱互联网,不但没有打破市场,反而被竞争对手牵制,如果电商平台凭借自身优势,建立同样的品牌怎么办?如果没有竞争过对手,造成品牌弱化,或者成为别人的“廉价批发制造商”,怎么能发展呢?

  也许最早的电商们都是“劣币”,而传统企业是“良币”,不过,一旦“劣币驱逐良币”成为大势所趋,最终“劣币也会变成良币”,事实证明网页制作,一个企业能够不断壮大发展,总会有其生存的理由,在早期的互联网,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,或者为了迎合某些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,或者是去中间化节约的成本,网购一直都有价格的优势,那么,作为传统企业来说,做电商一上线就将商品价格变成“大众价”,这有可能会伤害传统经销商的利益,而有的传统企业为了不伤害实体店的利益,于是出售“互联供”商品,但是价格却没有优势,消费者自然不会卖帐,这种左右手自缚,很难展开手脚,大干一场,正是这种矛盾的心理,让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患得患失,不敢发力。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,任何一个行业,任何一个渠道你不全力去做,很可能就会被竞争对手超越,市场上永远遵循二八法则,一旦在行业内失去老大的地位,或者跌出前十位半岛官网,意味在市场已经失去了竞争力!

  “不安全感”不仅传统企业有这种感觉,其实互联网公司同样也有这种感觉,互联网+毕竟还没有被全民认可,“O2O”这种模式火热,正是反应了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这种矛盾心态,互联网企业通过积极收购和入股传统企业来感觉“平安落地”,而传统企业同样通过收购和入股互联网企业获得“互联网思维”,这种心态像极了《围城》那种“城里城外”的困境。互联网走到今天,通过收购、兼并、入股传统互联网大佬们已经不是纯粹的互联网企业,而传统企业也是“半包琵琶半遮面”来拥抱互联网。

  无论是怎样的心态,对于传统企业来说,进行电子商务可以采取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的策略,这样可以最大的减少风险性,另一个方面是自建自己的商务平台网站,不管流量如何,用户是否买账,这个网站毕竟是自家的东西,虽然目前海尔、美的、联想、华为都自建企业官方商城,但做的都不是特别成功,不过,电子商务平台也是经过十几年的才有今天的成就,也许,只有不断“”和“等待”才能找到成功的钥匙!